配资比例 央行研究局王信: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加大绿色低碳转型领域投资
“我们现在宏观经济的重点是提振消费、提高投资的效率,但是社会中还有很大的投资空间和潜力。”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财经》年会2025:预测与战略暨2024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说,绿色低碳转型投资领域的投资缺口还非常大,和实现3060目标、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相比,这方面大有可为。
他进一步举例说,绿色低碳转型投资包括传统高碳行业向低碳转型、气候适应方面、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这些领域缺口都较大。我们要抓紧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增加绿色低碳转型投资,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更有效地促进消费。
在王信看来,相关投资不足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可持续金融的标准;二是碳排放披露远远不足,不利于金融机构有效评估相关的收益和风险,从而做出科学的金融决策;三是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四是能力建设跟不上。
对如何推动低碳转型、气候适应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投资,王信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第一,强化顶层设计,高位推动。要转变观念,绿色低碳发展绝不仅仅是我们最为熟悉的风电、光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其实,绿色投资方面的空间是巨大的,应该将低碳转型纳入宏观经济分析和财政金融等政策框架,强化针对具体行业、地区低碳转型的跨部门政策协调。尤其重要的是理顺价格,通过碳市场、碳税等手段形成合力的碳价,才能有效引导合理资源支持低碳发展。
第二,加快可持续金融标准的制定和使用。我们已经开发了四项转型金融的标准,包括钢铁、煤电、建材、农业,现在正在开发更多的标准。同时,鼓励各地结合行业特色、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根据共同的转型金融标准的原则,开发相关行业的转型金融的标准,目前也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第三,大力推动可持续信息披露。在碳核算标准运用的基础上,要强化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信息披露,才能更好掌握相关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双碳目标,也有利于金融机构和企业更好地掌握自身转型的状况,以及涉及碳方面、气候相关的金融风险。
第四,强化转型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转型的规划,还是地方、企业、金融机构等微观层面,都要强化基于科学核算、科学转型路径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转型计划,而且要进行监督实施,及时进行评估和校正。
第五,强化政策的激励约束。包括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强化。比如,可以设立更多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基金、生物保护的基金,这样能够更好地进行风险分担,撬动更多民间资本的投入。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现在已经有了碳减排的支持工具,而且正在研究有关进一步扩大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规模和适用的范围。下一阶段随着转型金融的发展,可以考虑基于一定的标准,适时把转型贷款纳入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领域。
第六,将促投资、消费与提高气候适应能力、维护民众安全健康紧密结合。我们需要加大支持力度,包括水资源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公共卫生服务、气候韧性基础设施建设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优化金融支持气候适应相关政策、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撬动更多资金支持相关领域,丰富更多投融资工具和服务,充分发挥保险保障的功能等等。
第七配资比例,持续强化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各个国家的使命,各个国家应互相协调支持、分享经验。在现在相关的经济合作中,把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可持续金融作为重要合作的抓手,有利于深化交流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