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配资博客 张翠霞:脑机接口技术加速落地,成资本市场新宠
中新经纬2月16日电 题:脑机接口技术加速落地股票配资博客,成资本市场新宠
作者 张翠霞 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
2月10日,上海阶梯医疗宣布完成3.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这是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行业目前公开的最大一笔融资。同日,脑机接口板块迎来爆发,创新医疗涨停,爱朋医疗、三博脑科等多股跟涨。近年来,脑机接口(BCI)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据行业最新数据,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62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7.5%。其中,在医疗、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
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增强市场信心
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投资者的关注点正逐渐从技术研发向应用落地转变。他们更加关注脑机接口技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效果和价值,以及相关企业是否能够将技术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此外,资本市场也更加关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情况,以及这些企业是否能够形成良性的产业生态。
而脑机接口行业近期受到资本市场高度关注的原因,则主要归因于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的双重驱动。技术进步展示了脑机接口技术的巨大应用潜力,激发了资本市场的投资热情。而政策支持则为脑机接口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进一步增强了资本市场的信心。
早期资本涌入细分赛道
在脑机接口领域的投融资与市场表现方面,我们观察到了一系列独特的现象和趋势。首先,就该行业的资本结构和融资模式而言,脑机接口行业主要以投资类企业为主,红杉资本、金沙江联合资本、经纬中国等知名投资机构在该领域活跃。目前,该行业的融资模式尚处于早期阶段,融资金额多为千万或百万级别,且融资轮次集中在C轮以前。
就细分赛道而言,植入式脑机接口、心血管介入、医疗机器人以及神经康复等领域最受资本青睐。与此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心血管介入作为医疗器械领域的重要分支,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也吸引了大量资本关注。
近期二级市场的表现反映了资本对脑机接口领域的看好,脑机接口领域不断创新高,相关企业频频出现在涨停榜上。这种市场表现体现了投资者对脑机接口技术及其应用前景的强烈信心。然而,脑机接口概念股的波动性可能较大,主要原因是存在技术安全风险、伦理与法律风险以及市场竞争风险等多重潜在风险。
消费级市场或将率先爆发
在探讨脑机接口技术的商业化路径与应用落地时,我们需从多个维度综合考虑,包括其发展阶段、市场需求、政策环境及技术门槛等。首先,脑机接口技术的商业化呈现出分阶段推进的特点,路径清晰且可行。短期内,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将凭借其技术成熟度和政策推动,优先进入消费级市场。特别是在健康监测、游戏娱乐和虚拟现实(VR/AR)等领域,脑电图(EEG)和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等技术将扮演关键角色。
中期来看,消费级市场预计将迎来快速增长,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人民币。此阶段,侵入式技术有望通过医疗场景的验证,逐步渗透到高端消费领域,如服务于重度游戏玩家或专业用户。同时,非侵入式设备将更深入地集成到AR/VR头显、智能耳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中,形成“硬件+软件+服务”的生态闭环。长期来看,脑机接口技术将注重技术融合与创新,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并持续推动产业升级。
事实上,比起医疗场景的规模化应用潜力,消费级产品因其技术成熟度、市场需求、监管审批以及商业化进程等方面的优势,更容易实现规模化应用。消费级产品通常采用非侵入式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等特点,且市场需求量大,受众范围广泛。而医疗场景虽然应用前景广阔,但受技术难度、安全风险、受众范围以及监管要求等因素制约,规模化应用相对较慢。
在投资脑机接口企业时,技术优势和商业模式是判断企业价值的关键因素。技术优势方面,应关注企业在电极与芯片技术、算法优化以及系统稳定性与兼容性上的创新能力。商业模式方面,则需考虑企业在医疗康复、教育娱乐、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同时,市场前景也是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Precedence Statistics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23.5亿美元,预计2033年达到108.9亿美元,2023-2033年复合增长率为16.55%。而中国市场将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
未来五年,关键技术的突破、医疗康养领域的应用、非侵入式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脑机接口与机器人技术的结合以及产业集聚区和领军企业的培育都将成为投资热点。(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孙庆阳股票配资博客